今天故事讲的是厦门的一家三口,过着平凡而温馨的日子。年轻的爸爸妈妈+幼龄小朋友,长辈有时会过来帮忙带娃。 改造前的房子是暗沉、杂乱的模样,与一家人期待中的温柔艺术感相去甚远——
滑动查看房子原貌
屋主期望的是一个明亮开阔、温馨舒适,最好有一些艺术氛围的家。
屋主的设计需求:
1、不要电视,客厅想要一面开放式书柜。
2、原厨房想改成开放式厨房。
3、有氛围感,女主人每天都会插花。
4、重收纳,会屯一些生活用品。
原户型是80㎡的常规两室一厅结构,面积不大,格局分割还不规整:
1、封闭式厨房采光较弱,使用起来感到逼仄,且影响了餐厅的采光;
2、客厅与阳台独立,整体感受不够敞亮;
3、儿童房面积有限,需要考虑长辈同住的功能;
4、全屋只有一个卫生间,但面积狭小使用不便。
设计师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了化解:
1、厨房拆掉隔墙改为开放式,一举改善厨餐厅的采光,扩充了餐厅面积;
2、拆除了原来的小窗台,将阳台部分扩建,封闭后并入客厅,功能只增不减,且使整个空间敞亮倍增;
3、儿童房设计了上下床,满足长辈住宿需求;
4、借用部分主卧空间,将洗手台外置,实现了干湿分离。
软装方面,整体以清浅奶白色打底,搭配低饱和色的浅色家具,没有复杂的装饰,大面积留白营造轻松感,无论是坐下来休憩,还是躺卧着入眠,内心的平静就是家给人的幸福。
客厅
客厅+阳台 改造前后结构对比
原户型是传统客厅,独立的阳台,改造后拆除了原来的小窗台,往外扩建了部分,使整个客厅宽敞倍增,封了阳台,可用的功能却只增不减。
古人云:“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明亮的窗户采光,干干净净的家具,以轻松的设计语言打造出温柔治愈的氛围。
阳台与客厅之间设计了拱型过渡,笔直的石膏线与圆润的弧拱刚柔相济。
莫兰迪粉色沙发饱和度低低的,不抢眼、不甜腻,在空间中暖度适宜。法斗儿童凳代替传统单人位,给空间调性糅杂了一些活泼童趣,阳光漫到客厅更显墙面与家具细腻的质感。
取消了传统茶几,铺一张大地毯,温润的人字拼木地板脚感舒适,让好动的小朋友更自由舒适地席地活动。
按屋主的意愿,取消了电视机,沙发对面定制了奶油白到顶书柜,做了统一的方形结构,摆上各式书籍与个性收藏品,统一的底色包容性很强,物品大小不一,却显得错落有致。
从客厅看向卧室,一步一景,再次出现的拱形元素与阳台呼应,温柔艺术的软装和配色仿若度假酒店。
留白的沙发墙只用最简洁的石膏线装饰,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复杂的造型,方形线条勾勒出黄金比例,干净利落,将来也可以灵活装饰喜欢的艺术画。
这样一所光照充足的房子,加上一抹阳光就能营造温暖通透感。
餐厅
餐厅与厨房这边的窗户采光较弱,好在大面积留白的墙面通过光线反射,使空间不开灯也足够明亮通透。
空间面积有限,选用简洁的木质餐桌椅,满足平常一家三口使用即可。墙上悬挂的装饰画有一定景深效果,可以“欺骗”眼睛,延长视线,让小小的空间仿佛被放大。
厨房
厨房 改造前后结构对比
原厨房处于玄关与餐厅的中间,虽然有窗户,但采光不强,加上两边是橱柜与冰箱,感觉比较逼仄。
改造后是宽敞的餐厨一体,可以随时照看小宝,与家人互动,储物收纳功能也大大增加,洗碗机烤箱集成灶都安排上了,做饭也变成是一种享受。
拿,洗、切、炒,动线流畅舒适,哑光白色质感的橱柜,白色双开门冰箱,整个厨房明朗清爽,与整体基调契合相当。
屋主的下厨日常
来自女屋主做的美食~
主卧
主卧整体色系都是“奶”色系的,奶茶色的床头背景配上米色皮革的床,不需要多余的装饰就很温暖。
做了无主灯设计,不占用层高,木质床头吊灯增强空间的线条感,用黑色元素点缀,品质感满满的壁灯,给空间增添了精致感。
卧室的采光很好,晴天从中午开始,随着光照的方向不同,光影会随之发生美丽的变化,尤其是夕阳时分,暖暖的金色光线笼罩着温柔的墙面,幸福感油然而生。
床尾还靠窗安排了桌椅,不用滤镜,日落时的自然余光,窗前阅读办公或观景,心境都很愉悦。
儿童房
儿童房设计了上下床,上面的床留给长辈偶尔小住,下面是1.5米的床,旁边是小书桌。步梯设计了储物功能,扩充收纳。
洗手间
洗手间借用一点主卧空间,将洗手台外置,实现了干湿分离,还做了一个生活用品储物柜,容量max~
来源:设计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