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话,你们会不会想起过去妈妈一边拿着扫帚,一边对我们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以前在家的时候,会经常觉得妈妈对“脏乱差”的定义实在太夸张了,直到工作后,偶尔回一次家才发现,家里好像真的干净得闪闪发光。
印象中,妈妈辈的人似乎对房屋整洁有着强烈的执念,一刻都闲不下来,常常不是拿着扫帚,就是拿着抹布。
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日本有位妈妈就超出了我的想象,从女儿出生到现在近20年,家里一次都没有收拾过,而女儿也完美的“继承”了这种生活习惯。
有本樱子今年19岁,是一名以高中女生为形象的搞笑艺人,梦想着成为一名偶像,早日站在聚光灯之下。
高中毕业后,“女高中生”的形象无法再支撑她的搞笑生涯,但一时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新卖点。为了维持生计,樱子目前在两家餐饮店和钓鱼用品店同时打三份工。
随着年龄渐长,偶像梦陡然破碎,连继续做搞笑艺人也看不到什么希望。好在她天生乐观,便决定用一次全屋断舍离来转变自己的心情。
当初搬到这个房子时,樱子就想过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锻炼独自生活的能力。可住了一段时间后,房间很快就被各式各样的杂物堆满了,甚至搬家时带来的纸箱都还没有拆开整理。
衣服、各种演出道具、废弃的纸袋等物品乱糟糟地放置在房间的四周,看起来跟垃圾场没有区别。
凌乱的房间,同时也加重了樱子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她迫切需要将这些让自己感到窒息和压抑的物品扔掉,以全新的状态迎接全新的自己。
在分析造成自己如今的局面时,樱子认为除了觉得扔东西麻烦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自己出生在一个脏乱的环境。从小到大,妈妈从不收拾家,也从没教过她怎么收纳整理。
跟着摄像组来到父母家后,确实发现了很多与樱子相似的地方。两室一厅的房间里堆满了杂物,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坐下来好好休息的地方。
樱子曾经使用的房间现在已经完全沦为杂货室。书籍在书架上东倒西歪,地上到处堆放着很久都没有打开过的购物袋......
用来学习的书桌,被用途不明的纸张和杂物侵占得没有一丝空间。
对买来的新物品也一样,一般都是随便挑个缝让它们在那里自生自灭。
当节目组问及为什么家里会成这幅样子时,妈妈也说出了一个和樱子相同的回答:嫌麻烦。
如此看来,妈妈的居住环境也到了不得不整理的地步,于是樱子决定,这次断舍离也让妈妈参与进来。
因为从来没有收拾过,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樱子便求助了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希望她能帮助自己和妈妈解决这些问题。
山下刚走进樱子的房间,就注意到了未清理的纸箱和各种堆积的杂物,一番交流和查看后,她告诉樱子,要根据房间大小来调整物品基准,房间太小就应该少放些东西。
为了感受物品量与房间大小的平衡,樱子将房间里所有的衣服都拿了出来,然后在山下的帮助下将衣服按照用途分类,划分出每个场合必须要穿的衣服。
而在另一边,被女儿抱怨的妈妈也在山下的鼓励下,坚定了自己断舍离的决心。
妈妈是一名职业占卜师,工作的场所主要是家里。给自己打扫出一间干净整洁的工作室,工作的时候也能更加舒心。
于是,妈妈祥子便在山下英子的学生,小林的帮助下,开启了她的断舍离之路。
女儿搬出去自己住以后,卧室就空了出来,妈妈准备将这里作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室。
所以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将女儿留下来的东西全部拿出去,是留下还是果断淘汰,都等女儿回家亲自处理。
断舍离的过程中,还发现了樱子小学使用的书包,已经放置了七年没用,上面铺满了厚厚的灰尘。
接下来就是解决妈妈囤积了很多年的杂志,过期的杂志全部堆积在角落,迎面飞来的灰尘让人隔着屏幕都想打喷嚏。
“犹豫就扔掉”
,小林看见妈妈迟疑不定,便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断舍离的目的就是开启新的人生,纠结的时候就想想自己最初的目的。
妈妈喜欢摔跤杂志,小林一针见血的指出:“你已经快60岁了,该和摔跤说再见了”。
紧接着就是对书架上的各种书籍进行断舍离,经过之前的过程,这次妈妈淘汰得很顺利了,很快就只留下了对自己今后有用的东西。
第一天断舍离结束后,光是妈妈家就产生了20袋的垃圾,扔掉的杂志和书籍有300多本。
原本不忍直视的房间,整理后完全变了样子;所有物品都变得井井有条,整个房间散发着美好的气息。
曾经凌乱不堪的书籍,也规规矩矩地安放在书架上,让人看起来就想马上捧一本书来读。
乱堆乱放的收纳柜,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里面的物品按照不同的类型分类,使用的时候也一目了然。
经过几周的折腾,妈妈终于体会到了一个整洁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樱子的房间也在她努力地断舍离和收纳整理后变得干净舒适,从“睡在垃圾场”变成了真正充满生活气息的安憩处。
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女儿继续进行自己的搞笑创作,努力寻找自己新的卖点;
妈妈也在收拾出来的工作室里埋头自己的占卜师工作,继续在客户的感谢声中享受工作的乐趣。
这场因为“收拾”而引发的母女矛盾,也随着那些淘汰掉的物品,一起留在过去了;接下来,她们即将面对的,是崭新的未来。
其实樱子和妈妈的行为也可以理解,在樱子眼中,妈妈从来没有收拾家,所以自己也不会收拾。
但是妈妈觉得,自己工作繁忙,女儿却什么都不帮着自己做。
所以一提到收纳整理,两个人最直接的反应都是:好难,好麻烦。
这种别扭,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旁观者效应」可以解释得通,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如果一件事交给一个人完成,他就会有很强的责任感;但如果是要求一群人共同去做,群体里每个人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都会期望别人多承担点责任。
生活在一起的樱子和妈妈就是如此,面对大家都可以承担的家务工作,也会希望对方多做点。
的确,每个人都是家里的一份子,都应该承担相应的家务活,但面对收纳整理这种烦琐的活儿,怎么才能有技巧性的减少麻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
源自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方法,说的是我们在进行一次彻底的断舍离之后,固定好家里物品的总量,需要添置一件物品前,就舍弃一件同类物品中好感度最低的那件,遵循“处理一个,收纳一个”的原则。
比如,想买一件新衣服,就先淘汰一件自己心里最不满意的,保持衣服总量不变。
这样一来,家里的物品就不会不受控制地增加,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囤积的可能,整理时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同时,在总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一直用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2. 衣橱整理,“能挂则不叠”
相信很多朋友的衣橱里现在一定叠放着很多衣服,一件上面再放一件,不仅叠衣服浪费时间,还特别容易在找衣服的时候弄乱。
如果将全部的衣服按照每个季节分好类,再将当季的衣服全部挂上,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大程度地降低操作难度,避免整理中的畏难情绪,同时还节约整理时间,也不失为是一个克服家庭整理的好办法。
3.“one touch 一键式”原则
在收纳的时候,将物品拿取的动作压缩成“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两步,即拿放东西的时候,一个动作就能完成。
比如指甲刀,如果仅仅是为了不影响美观把它藏起来,放进小收纳盒里,再放进柜子里,等我们要用的时候拿出来,很大程度上不会再放回去,因为真的太麻烦了。
尽可能减少自己拿取和归位的步骤,凌乱的概率小了,整理的难度也自然降低了。
4. 根据使用习惯,设计物品摆放路线
人都有惰性,偷懒是每个人有意无意都会做的事情。如果在整理物品的时候,只是单纯为了目前的整洁,不按照自己的习惯规划物品放置路线,则很容易造成复乱。
比如很多人都会把洗衣机放在阳台,而从厕所到阳台又需要绕过一整个客厅。这时候,脏衣服堆在沙发上、厕所挂衣架上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将洗衣机放在厕所,洗完澡直接把脏衣服扔洗衣机里洗了,囤脏衣服的概率会不会大量减少呢?
做其它家务也同理,把最常用的物品放在最顺手的地方,这样使用完放回原位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随时都能保持物品原本的秩序。
5. 巧用标签,减少因“翻找”而复乱
标签可以说是最适合用来辅助收纳的神器了,我们不是计算机,没有储存条,也没有搜索功能。即使是自己亲手归置的东西,也很有可能在几天后完全记不起放在了哪里。
这时候,标签的作用就很好的体现出来了。将所有的物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类,再给它们贴上标签,这样就能极大的避免因为找不到东西,而胡乱翻找造成更大的混乱。
6. 寻求专业整理师的帮助
如果你家里实在过于混乱,甚至这种居住环境已经影响到了你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而你又确实对收纳整理一窍不通,那么也可以求助整理师。
他们会根据你的生活习惯,帮你找出最适合你的收纳整理方式,最大程度减轻你在整理上的负担,同时避免个人或家政清洁后轻易造成的复乱。
房君之前也说过,断舍离不是鼓吹大家一味的扔东西,它更像是一场寻找真实自我的游戏。从自我和现在出发,判断哪些物品哪些事情对当下的自己真正重要,果断抛弃那些会给自己造成影响的物品、不好的关系、不成熟的过去...
毕竟我们最能掌控的是现在的自己,能够改变未来的也是现在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从每一个混乱的当下,挣脱桎梏,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