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组数据。
在我国,未来老年人口是以每年一千万的速度增长,到了2050年,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是60岁以上的老人。
随着“少子化”问题的加剧,与高龄老人的比例不断上升,预计在2030年到2040年之间,老人的数量就会远远超过小孩的数量。
可处于老人和孩子中间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事业与小家,即使三代人在同一所房子里生活,也很难面面俱到地将长辈与小辈全部兼顾。
当这些棘手且现实的问题都摆在面前,作为家庭脊梁与中间力量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一名生活、工作在成都,却没有太多时间回家陪伴老人的教师,就找到了很好的答案——改造一个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家。
这个在成都一所学校里任职的教师,名叫骄阳,她的妈妈李卫平是一名退休乡村教师。
她和学生的关系非常好,退休回到成都的家里后,他们也会经常去探望。
大家一起在这栋将近20年房龄的老屋里,做饭、吃饭、聊天,回忆年少岁月。
而这间冷清的房子,也随着他们的到来,有了不少欢笑与温度。
但这些温情都是短暂的。
骄阳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长大成人后也站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老师。
和当年的妈妈一样,她的工作很忙,老房子又离自己任职的学校非常远,没有办法每天都住在这边。
而她的父亲,需要去照顾患病的奶奶,偌大的房子里,只有李卫平一个人居住。
除了孤独,这所房子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与居住不便,都影响着李卫平的日常起居。
这些问题都被学生们和骄阳看在眼里,虽然李卫平嘴上说她已经住习惯了,还能凑合,但大家并不这么想。
“李老师出于爱心,培养了这么多学生,忙忙碌碌一辈子,最后自己的居住条件确最差的。”
于是学生们和骄阳聚在一起商量过后,决定求助《梦想改造家》,帮助李卫平改善眼下的居住困境。
李卫平的家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内的老小区,绿化好、环境安静,藏着原汁原味的老成都生活。
房子是个110㎡的大平层,3房2卫还带着一个38㎡的大露台。
设计师余浩霖来到这里实地考察过后,找到了很多影响居住体验的问题。
问题1:采光差
房子位于二层,几乎所有的采光窗,都被小区的树木遮挡住了。
客厅与次卧之间有一面非承重墙,阻隔了阳光从其它方向进入室内。
问题2:储物空间规划不合理
虽然现在的家里只有李卫平一人长时间居住,但多年来攒下的物品却不少,且没有进行规划性的收纳整理。
比如餐厅位置有一面餐边柜,但它前面放了一张长餐桌,下方柜门被餐椅挡住,每次从里面拿东西,都要弯腰把椅子挪开。
闲置次卧当做储物间使用,但里面没有柜子,杂七杂八的物品全在地上堆着,显得特别杂乱。
主卧床与衣柜体积过大,周围几乎没能留出什么活动空间。
问题3:卫生间难用
卫生间内部是传统的老式蹲坑,使用不便。
淋浴器在蹲坑上方,每次洗澡时的姿势也很不舒服,且容易滑倒。
问题4:厨房昏暗逼仄,有安全隐患
厨房内部设施老化严重,油烟机与炉灶的功率低,做饭时开门火会被风吹灭,不开门又是满屋油烟。
地面与瓷砖经常污浊油腻物质,难以清洁、非常容易打滑。
在具体了解老房的情况后,设计师并没有着急开始改造,而是和全家人沟通,了解他们对房子的期待与需求。
接着,她从居住者的心愿与实际情况出发,从改善采光、增加适老化设施、保留部分老家具元素、重新规划空间与生活动线、增强储物空间等方面入手,重新创造出舒适、安全、明亮、美观的居住环境。
拆除原有餐厅及客卧之间非承重隔墙,取消客卧融入公共区域,让整个空间东西贯通,完美解决采光与通风差的问题。
因为平日里只有李卫平一人居住,丈夫也要很久后才能回来久居,便取消了一个客卫,改成多功能空间。
厨房由一字型布局改为U型,增加操作台面与储物功能。
主卧和第二个次卧中间的过道空间纳入卫生间,并做成四分离。
最终,这套老房仅用了43W,便摇身一变,成了可以承载一家人所有需求的温馨养老宅。
而它最让人惊喜的地方,还在后面……
从初夏到中秋,李老师的家终于从原本处处是安全隐患的暗黑房,变成了拥有高颜值、超强收纳、诸多适老化细节的舒适阳光房。
推开入户门,正对着的是整面墙的白色储物柜,进出门时经常使用的物品,全部能收纳其中。
柜体最靠近门的部分中间留空,消弭了大型家具容易带来的压迫感。
壁龛内部安装灯带、摆放全家福,营造出归家的温馨感。
下方鞋柜摆放拖鞋,内部安装消毒烘干除臭的机器。
立柜内安装折叠鞋柜补充储物,可以容纳50多双鞋。
靠近公共区域的柜体内,可以收纳日常囤货。
入户门右手边墙面上挂着的,是恒温恒湿系统的操作面板,进门就能看到房间温度。
面板下方是折叠换鞋凳。
旁边是一面智能镜,上面显示每天的天气、日期等。
走过玄关,左侧是宽敞明亮的大客厅。
家具、墙面选用柔和的咖色与木色,与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相呼应,营造出自然、清爽又温柔的居家氛围。
原本高低不平的地面被找平,阳台与客厅之间的隔断也被敲掉,两个区域连成一个整体,视觉上更加开敞。
沙发采用合围的摆放方式,很有家的温馨感。
背景墙用硬包面料做成了一副武侯祠壁画,呼应着房子的地址:武侯祠大街。
茶几是用老衣柜做的,中间部分留空,可以放置一些在客厅常用的小物件。
茶几的右上方还有一个调灯开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用起身就能随时调节客厅灯光。
电视墙的造型十分简洁,白色大背景下点缀浅木色木饰面板与电视柜,清新优雅。
一架钢琴、一张躺椅、一个代替茶几的老箱子,便组成了阳台休闲区。
阳台的窗户被扩大后,将窗外的树木全部“刻”在玻璃上,远远看过去,阳台区域,就像是一幅儒雅又清新的画作,成为整个空间最好的装饰。
上方吊顶内还藏了一个报警设备,不小心在家摔倒了,它就能感应到,从而亮起警报,被路人或保安看到,也可以直接连接到女儿的手机上。
客厅另一侧,是做饭与会客空间。
这个区域以餐桌+中岛为核心,左侧是西厨操作台,右侧是中厨和多功能房。
砸掉隔墙后,为了保证私密性,多功能房以白色百叶推拉门做隔断,平时可以敞开着扩大视觉空间。
房间内部有两个矮凳和一组沙发,中间是一面书柜,有朋友来的时候,它就是私密的会客室。
如果有人在家里小住,还可以打开沙发、关上推拉门,当做临时客房。
从多功能房走出,是用餐与备餐区。
平时只有一家人的时候,四人位的餐桌足够使用,若是人来家里做客,可以将它展开变成九人位。
多功能房墙上的两幅挂画,展开就是一个折叠凳,聚会时补充使用,平日里也不占空间。
中岛在厨房出口的位置,平时在这里备菜,动线也很方便。
对面是西厨操作台,可以放下不少小电器,也能当做水吧。
水吧右侧高柜内部安装零食架,也可以收纳茶叶或咖啡。
中厨改成U型结构后,以玻璃推拉门做隔断,阻隔油烟且不影响采光。
白色的橱柜内,嵌入了集成灶、洗碗机、防漏水装置等多种厨电,日常使用时幸福感超强。
从餐厨向右转,打开推拉门,便来到了露台。
原本凌乱不堪的露台,如今变成了集休闲区、活动区、洗衣区和设备区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这里与室内连接的地面也被找平,没了走台阶的安全隐患。
休闲区由各种植物和简洁的桌椅组成。
活动区放了一个自行车器材,足不出户就能锻炼身体。
洗衣区除了洗衣机外,还设置了储物柜和洗手池,洗晒一体、缩短家务动线。
设备间在最内侧,不影响美观,也方便检修。
为了方便李卫平浇花,露台还引入了自动灌溉的绿植生态系统,不用人去费力打理,就能享受庭院乐趣。
另外,为了防止滋生蚊虫,设计师还引入了灭蚊设备。
主卧、次卧和卫生间位于整个空间的同一侧。
洗漱区设置在墙体凹陷处,不浪费每1㎡。
对面就是马桶间,里面是迷你洗手台+智能镜+智能马桶。
马桶间里面是更衣泡脚间和淋浴间,内部以玻璃隔断做干湿分离,还细心地设计了折叠凳、扶手等适老化装置。
衣柜门采用铝合金材质,能够有效阻挡水汽,防止衣服、毛巾变潮。
因为李卫平有一边泡脚一边看电视的习惯,泡脚桶上方专门安装了小屏幕。
而泡脚桶则是直接固定在地漏上的,洗完脚后无需起身倒水。
原本昏暗拥挤的主卧,改造过后变得优雅又明亮。
阳台完全包入室内后,将窗户改成了玻璃推拉门,可以从这里直接进入露台。
之前占地又压抑的大柜子撤掉后,在入口位置做了一面L型衣柜。
加上其它房间的储物柜,整个空间收纳的投影面积接近70㎡!
电视柜下方做了一条灯带,与公共空间的灯光相连,可以直接通往露台。
双人床左侧的立柜里,藏有一张陪护床,若是以后母亲需要守夜,骄阳可以在这里睡觉。
门口还有一扇白色隐形门,可直接通往卫浴的马桶间。
次卧是留给骄阳的房间,优雅的莫兰迪色系,营造出沉静、柔软的睡眠氛围。
双人床左侧,沿墙体结构定制了一体化的书柜+工作台,光线极好。
双人床右侧的床头柜上,有一个联通李卫平卧室的呼叫装置,有紧急事情可以直接按按钮。
看着这个从昏暗、凌乱、处处是安全隐患,到宽敞、明亮、舒适且安全的家,李卫平和骄阳都感慨万分。
尤其是骄阳,在整个房子改造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母亲独居的不易与孤单,表示一定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逐渐老去的父母。
人改造房子,房子也会改造人,希望每个努力为自己创造舒适居住空间的人,都能有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