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厦门投资房产,稳赚不赔的只有学区房。无论是岛内还是岛外,无论是老破小还是远偏吵,只要带上学区,就能麻雀变凤凰,窜天猴变导弹。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以为自己是风,学不学区的无所谓,到了拖儿带女的年纪才发现自己是草,老师一个横眉冷对说倒就倒。至于只要自己真牛逼,禾山也是真学区这类的调侃,听听就好了。谁让咱们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不够牛逼的普通人呢。(没有看不起禾山的意思,毕竟也是体育强校不是)
学区的小逻辑,我们得先从几个数据说起。
虽然我们的国家教育改革这么多年,高校一而再再而三扩招,但基本上本科生在人群里就占到3%。这其中211以上的本科估计只有10%,985再是其中10%,清北再是其中5%。大致的数据如上,可想而知愿意读书并且有条件坚持到最后,脱颖而出的人有多少。
而咱们国家过去的40年改革开放,其实是得益于庞大的扫盲人群。这其中,因为读书而享受到国家发展红利的人非常多。至少在2010年之前,本科以上的朋友们总体上还是混得更好一点。
于是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并切身体会到知识红利的人自然很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尤其是非统治阶级的小老百姓,没有太多的门路,不得不依靠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大家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愿意投入。
且不说从幼儿园开始每个月投入从几千到几万的各种补习班军备竞赛,光是学区这一块,就让太多的老母亲头发一撮一撮掉。
学区这东西,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不是因为会使用工具,那玩意猩猩也会,而是因为整合度更高的社会性。这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人类会相信愿意相信的东西,并且人传人,于是各种宗教理念信仰应运而生。而这种信仰反馈到一大群人的一致行动中,就会不断加强正向反馈或者负向反馈,从而最终影响着因为信仰而衍生的各类事物。
简单的说,学区就是信仰。原本愿意相信这玩意的人,也就是更关注子女教育的人,同时也更具备购买能力。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就算这个学校是挂羊头卖狗肉,也能爆发出超越一般的能量和成效。原理就和我们的人民军队差不多,有信仰的人,并且愿意为信仰付出,所以战斗力杠杠的,打菜省长不在话下。
话说回来,这样的大众行为在整个城市,整个国家蔓延,当然就不断助推着学区房成为刚需中的刚需,任你市场涨跌,我自埋头抬价。学区房涨的每一分钱,都是各位家长们焦虑不安的心。
最后贴一张图,让大家再焦虑一下,晚安。
同安就看同安一中和实验中学
来源:厦门奇门炖假说